第四一六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下)(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530 字 2022-01-14

就本质上讲,是在为松江等地聚集的大顺资本家们服务的。

因为大顺的商业资本,需要靛草、香料、棉花,咖啡。

将那些村社的村长,强行扭曲为农奴主,将村社的村民扭曲为农奴,固定在土地上。利用他们,来生产世界市场、大顺的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嗜好品。

既然世界市场被帆船联系在了一起,那么这种“商业资本主义的一种变态”,出现也就是某种必然。

若不拆开来看,这只是东方这边以大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体系内的一个零件,虽然即便大顺也还只是处在一个非自发萌芽的状态。

只是,中欧地区的再度农奴化,外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化等,对粮食原材料的需求激增;内因是市民阶层和商人阶层的实力不足,使得封建主惯性于过去的简单粗暴的统治方式,又因为距离西欧太近不得不充分参与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爪哇这边,则纯粹是外力强势干涉导致的。可能要用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完成这种村社村长自己无意识的转化。

刘钰对于为什么下南洋,与皇帝所想的并不一致。但站在他的角度上来看,牛二的想法,倒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

虽然他并不是很支持,但他不支持的原因,也不是出于良心。

而是因为这么搞,会让南洋的市场狭小,适宜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却对已经搞出来了蒸汽机的大顺的工业将来的发展不利。

大顺内部的市场过于狭小,而且对小农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大顺朝廷被吓到,迅速开倒车。

不管是下南洋、求印度、还是想着与荷兰人合作,刘钰一直在找的东西,是市场。

但牛二设想的政策,对扩大市场,并无什么益处。

刘钰并不站在商业资本的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