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对万丹应也有所了解吧?”
牛二想了想这三件事的难度,琢磨了一下,点头道:“万丹离的很近,我很了解。归义军里,也有不少从万丹逃亡出来的奴隶。”
“既要土改,还要灭掉万丹,我看倒也简单。”
说完,他伸出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释放奴隶。占据土地的教士、贵族,全部杀光,一个不留。重分土地。其国以教法治国,传教长老皆占村社为封地,又多用奴隶。”
“荷兰人人手不足,而且只要万丹能奴隶和劳役,上贡香料,便不愿意动他们。但咱们一来人手足,朝廷得了南洋,下南洋谋生者自不会少;二来鲸侯既说要改变土地制度,那么也不需要用荷兰这一套,那就不妨将教士和贵族一网打尽。”
“我看也别流放什么的,也别学荷兰人搞什么买断王国统治给年金的办法。直接杀光。”
这手段极为粗暴,但刘钰颇为认可,觉得非常有效。
万丹的回旋余地很小,只要军队压上去,舰队堵住巽他海峡,发动奴隶,有一个算一个,没个跑。
不像是马打蓝苏丹国,有山区和很大的回旋余地,真要是搞起来一时间还杀不死。
按照比例来算,大约要大规模杀个千人,难度不大。
牛二见刘钰支持自己全都杀光的想法,便道:“鲸侯,杀人难度不大。但我也需要人手。归义军去锡兰,爪哇的驻军要尽快解决啊。五年时间,练兵怎么也得一年。”
“除了兵员,还要搞一些小吏,足够的小吏,才能完成西爪哇的土改。”
“兵不必多,两千足以。”
“但小吏,少说也得三百,方可完全控制西爪哇,而不是只控制椰城等几个城市。”
这个要求提的刘钰很满意,看来在勃良安地区的历练,让牛二深知这种事该怎么搞。
若是以前,一开口要三百小吏,难度不小。
不过现在嘛,倒也简单。
刘钰给朝廷埋了一个巨大的坑,那就是新学实学一系的学生。
从他在威海时候,以编练海军为名,就在文登搞了一批新式学堂。
而且之后伴随着皇帝准备下南洋,新学堂在一些允许新政尝试的地方,也建了不少。
这些学生当然是有文化的。
但是,按照大顺主流的意识形态,他们又是没文化的。
他们对经书所知甚少,学的是几何算数航海物理这些实学。
他们是没资格考科举的。
但要说他们是文盲?好像也不对。只不过他们不是大顺主流的文化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量的海军基层军官都是新式学堂里出来的。而更大规模基数的考不上新式学堂的、不能在贸易公司谋个事做的,还有很多。
这些人既不是官,也不是候补官员,考科举也确实考不上。
这就是个超大的火药桶,伴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指不定哪天就炸了。
暂时牛二这边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小吏,而且还是懂算数、会算账而不是只会经书的,这些人正是合适的人选。
皇帝这边并不准备让南洋属六政府管辖,那么正好就可以跳过那些麻烦。
当年搞实学的时候,皇帝给儒家承诺过,这些学实学的,不会占你们科举的名额,最多也就是当个你们眼里的丘八、或者当个你们瞧不上的瘪三小吏。
这算是君权和教权的某种妥协,也避免了很多口水仗。
南洋的大量基层官员,完全可以从早就布置好的、提前超额教育的实学毕业生里挑选。
虽然南洋条件艰苦,但肯定还是很多人愿意来的。
正常的地主家庭,没有去学不能科举的实学的。
海商家庭出身的,派去学实学的,自然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