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有极大影响力的。
打波尔图,打英国人,把波尔图的英国商人都赶走,不要去打里斯本,自己的亲闺女继续当葡萄牙王后,这不挺好的吗?
而法国大使自从大顺海军抵达地中海之后,一直在和葡萄牙接触。
希望葡萄牙看清现实、认清局势,参与到中、法的反英同盟中来。
这对西班牙来说当然不是件好事,历史上法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把路易斯安纳割给了西班牙,才让西班牙出兵的。
但现在,法国因为大顺参战,顿时抖了起来,希望直接拉葡萄牙参战,而尽可能不给西班牙足够的好处。
当然两国不至于交恶,只不过貌合神离总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法国为什么撺掇葡萄牙反英,因为葡萄牙真的就如西班牙所说,算是身上有着英国的殖民锁链,是英国贸易体系中的一部分。
西班牙的这个理由,可不是瞎说的。
1703年《梅休因条约》后,葡萄牙确实算是英国的“半殖民地”。
纺织品关税打开,葡萄牙的纺织业被英国干爆。
英国对葡萄牙放开了葡萄酒关税,但是,欧洲产葡萄酒的国家多了去了:法国等,都是葡萄酒大国。再加上蔗糖产业发展造就的朗姆酒、土豆的引入早就的土豆烧酒等等,使得葡萄酒的市场其实没那么大。
故而在葡萄酒市场饱和之后,英国开始控制葡萄牙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压低价格、收购资产。
标准套路。
而英国的纺织品之所以能够打开销路,因为英国有强大的海军和《航海条例》、以及可以被严格执行的《棉布禁止令》和《棉布奢侈税》,使得海量的印度布、中国布,很难突破《航海条例》,广泛地进入欧洲市场。
对法国而言,用西班牙做筹码,逼着葡萄牙反英,可以严重影响英国的贸易,这是法国的选择。
但,其实挺不地道的。
拿着西班牙来吓唬葡萄牙,问题是,西班牙能得到什么好处?单就法国的外交策略来说,其实真的挺无语的:因为和西班牙的关系更好一些,所以不考虑西班牙的感受和利益;因为和葡萄牙的关系差,葡萄牙和英国站在一起,所以希望西葡不要开战,而是想把葡萄牙拉进反英同盟里。
这种外交行径,不只是让西班牙有所不满,其实大顺也挺不爽的。毕竟葡萄牙在亚洲还有几块地呢,你把葡萄牙拉进来,让大顺这边也很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