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老五路勇是男丁,三人皆入了族谱。
现在的陆氏族长陆十是陆立的长子。
六爷爷是陆刃的次子。
而陆野的七爷爷和亲爷爷则是陆勇的长子和次子。
正常家庭都是以同父为基础排次序的,比如大爷、二叔、三叔,大姑,二姑、三姑,这些人都是同一个父亲。
可为什么陆野的爷爷们却是以同一个爷爷为基础排位呢?
这是因为当年鬼子进村,陆野的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五爷爷在抗战中牺牲了,人丁减少,所以才改成了如此排位。
好在大太爷和二太爷各有一子留存,不然可就真绝了后了。
鬼子进村那年,陆野的大爷爷陆十才15岁,其余几位爷爷年纪更小,最小的陆通和陆顺还不满一周岁。
所以鬼子进村时,陆野的这八位爷爷没有一个是有子嗣的。
直到鬼子投降滚出,陆氏子弟才开始婚配。
陆野这四位爷爷一共有9个儿子,4个女儿,加上各自配偶,分坐两桌。
陆野这桌,同辈的刚好10人凑一桌。其中9人是陆氏子女,1人是“长孙”配偶。
觉得陆野这辈人少?
陆野的六爷爷只比陆野亲爷爷大两岁,其小儿子年纪比陆野姑姑还小,二十出头,还没结婚。
陆野的七爷爷年幼时一心求武,走南闯北的学了一身本事,中年时才娶妻生子,其儿子才比陆野大两岁。
您看看,陆野这几位爷爷加一起共有9个儿子,其中两个还小,剩下7个如果不是有人做了双倍贡献,现在连9个孙子孙女都凑不出来。
也就大爷爷年长一些,其大孙子年满30岁,已成家。
其余同辈男丁里,按年龄算,陆野居然排第二!
到点,上菜,开席。
在陆家村里,席面上最大的菜是鱼。
地方习俗,菜中鱼最大,其余山珍海味,再稀再贵,在这也只能做小,叫不得主菜。
宴席上的酒是低度白酒,族里一般喝38度的,用三两三的杯子。
小辈还在上学的不许喝酒,只能喝饮料。
不管是酒还是饮料,第一杯都必须自己倒满,这叫门前杯。
大爷爷领头喝第一口。
这里和东北不一样,东北讲干杯,族里规矩是“六起”,且不许碰杯,喝前点桌。
所谓“六起”就是一杯酒分6次喝完,“六”为顺,“起”意发达,喝完“六起”,顺利发达。
菜第一口吃鱼,年年有余。
这一顿吃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族里老一辈吃的两眼通红。
陆氏老人遍天下,不止国内,走出去的也有不少。
现在天南地北的,今儿个有的族人来了,有的没来,有的还有联系,有的早已不知所踪,算算年纪,有些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
会不会有想落叶归根却无人操办或自觉没脸回来的也不曾可知。
感慨过后,还是要走,毕竟已在别处生了根。
天下宴席终有散,万般不舍又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