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声吼道:“臣李荣叩见皇上。”
这一吼,连门外的宫女太监也吓了一跳,苏南此时也是身子一抖。
而此时的皇帝也因为这么一声吼,放下手里的奏章,起身揉耳道:“朕又不是聋子,你那么大声干什么?起来吧,起来吧!”
李荣道:“谢皇上!”说完,起身站在皇帝身旁。
皇帝再次不理他,继续批阅奏章。
过了一会儿,李荣忽然开口道:“这字写得的不好,俗!”
此时站在垂帘外面的苏南一听,顿时撇嘴。
皇帝听了那李荣的话,也不高兴,森严地道:“哎哟!今儿是让你来说我的字写的好不好的吗?”
李荣连连摇头道:“不是!不是!臣错了,臣知道错了,皇上息怒啊。”
皇帝道:“朕息什么怒?朕火大的很啦!”
李荣忽然在桌上一拍,走到门口指着门口的太监、侍卫们道:“说,你们谁惹恼了皇上。不说是吧,不说我今天挨个挨个儿抽死你们我。”
皇帝一惊,喝道:“你干什么?”
李荣刚才之举,连门口的太监侍卫也是吓了一跳。
要知道在宫中惹怒了主子,可是大忌,就算主子不高兴,你也得想办法逗主子开心,否则自己可是自身难保的。
李荣见众太监侍卫不答,心道:“未必是他们!”
于是走到皇帝身边,问道:“皇上,您告诉我,是谁惹您生气了。我把抓他回去,打他板子。”
皇帝叹了口气,道:“李荣,你先回去吧。朕想清静清静。”
此时的苏南不得不佩服这个李荣还真是有办法逗乐这皇帝。
李荣听了皇帝这么一句话,连忙道:“那臣就先走了,皇上保重龙体,别太劳累了。”
走到门口,悄声对门口的苏南道了声:“看好皇上,别让他不高兴。”说完,快步离开。
苏南点头。
李荣走后,皇帝再次愁眉不展。
一想到逃走的三名僧人,怕他们联合武林门派一起入宫行刺,届时就算路远等人,也是万万不敌一群江湖草莽,又想到三湘会多次和朝廷作对,连续几个月杀官盗银,让他是想尽了办法也无法镇压。
虽说刚才李荣来书房逗他开心,但是自己却依然忧心忡忡,思索着刚才之事,知道逃出的少林僧人虽少,但这些人都是前朝余孽,不反则已,一反就会闹出轰轰烈烈的大叛乱,加上如今三湘会也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心中颇为忧愁。
本来火烧少林寺,活捉永王等人,都是想将他们斩草除根,但路朝忠却办事不干不净,还是让他们给逃了去。
此时的苏南斜眼看了看皇帝。其实这个时候的他心里很清楚这皇帝的心里所思所想。
就在皇帝正想之际,万公公匆匆走来,说道:“禀皇上钟将军在青海传来战报,您看是不是……”
皇帝从忧思中醒转,说道:“知道了,叫他们到金銮殿商议。”
万公公回道:“喳!”,转身退了出去。
皇帝来到金銮殿时,文武大臣已在殿里等候多时,众臣行礼过后,一名大臣展开军情文件奏道:“启禀皇上,年将军此次青海平定叛乱,捷报频传,现如今,钟岳将军已击溃叛军首领罗津在哈喇河畔的驻军,兵分三路,一路往西征讨,不日便将与叛军决战,皇上威武,我军长驱直入,年将军亲自督战,频频击败罗津叛军,势如破竹,此战必定大胜!”<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