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好些?
关于帝王的情情爱爱,只要帝王本人不在意,起居郎就可以随便下笔,南北朝许多帝王都和神经病一样,遗留下来的起居注就记载了许多奇葩事件。
像当今天子这种才从哪到哪?
就是经历过猎宫之事后,上官仪更加趋于谨慎,如果不是还有点骨气,他都想把自己写的那些先拿给皇帝瞧瞧了。
主要是上官仪也不知道,前朝那些把帝王的隐私记录的那么“详实”的起居郎们,下场如何?
…………
“三娘倒是勤快,怎不见为本宫把盏?”
“娘娘于妾身是君臣,当恪守上下之礼,不好逾越,陛下于妾身亦君亦兄,正当伺候在侧,享人伦之乐。”
李碧瞪眼,心里骂了一句不知廉耻。
李破之前看着她们两个有点发悚,如今坐在她们身边,却是感觉有些好笑。
妻子就不用说了,互知短长,几无秘密可言,而当年那个好酒的小娘子已经随他多年,大家知根知底。
她们对他来说,都助力良多,如今这情况就挺好的……
“夫人入宫来见,所为何事?”李破干脆岔开了话题。
李秀宁顺势坐了李破另外一边道:“启禀陛下,前几日山西南道布政使房玄龄将山西南道十四家谱系奉于宗府,其中以河东裴氏,薛氏,上党长孙氏等为首。
妾身正召宗府人等核查,只是宗府简陋,府主又不在,人手略有不足,妾身这是向陛下求助来了。”
李碧蹙眉,房玄龄传言是楚国夫人府门下,倒是卖力,而房乔还和元朗交好,李碧暗自咬牙,这个表弟不能要了……
元朗任职京兆府尹,在宗府也挂了个名,当时不情不愿的,李碧为此还踹了他几脚,看来他是真没上心,让李三娘在宗府一家独大了。
还有李春,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亲族一旦扶不起来,那是真闹心。
后族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局面,三原李氏除了一个李靖,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了。
李碧的兄长和姐夫们更是烂泥扶不上墙,根本上不了台面,李碧的母族连三原李氏都不如,一直在靠着李氏过活。
也就只剩下一个元朗,虽说也没什么大本事,可就是运道好,不光是他们夫妇看着长大的,且还交了不少有才能的友人。
若非本身才能不堪重任,不然现在应该不比温彦博,苏亶等人差,又怎会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兆尹。
就这人家还乐呵着呢……
…………
李破和李碧不一样,一听李秀宁这话音就明白了。
李春掌管宗府,如今逃家在外,宗府没了正官,元朗又不管事,如今是李秀宁在署理府事。
之前他让李秀宁入宗府任职,一个是陇西李氏的风头渐渐过去了,不虞有麻烦,二来是看李秀宁在府中无所事事,她自己也有意找些事做。
三来宗府不是什么机要之地,却代表着皇家的脸面,外戚日多,生事也多,需要几个亲近又值得信任的人来管着。
于是乎,李春,元朗,李秀宁陆续走马上任。
如今阴差阳错的,李秀宁在宗府主了事,却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服众是必然的,难免发生阳奉阴违之事,什么人手不足,有些人不听支使才是真的。
李破稍一沉吟,便笑道:“朕许夫人宗府事,府中要务便以夫人为主,不堪用的人便不用,想用谁,按规矩向吏部呈文便是。
长公主短时间内是回不来了,这样吧,朕会诏夫人暂署府事,你看如此可好?”
李秀宁小小失望了一下,暂署还是稍微差了些意思,不过她随即便笑逐颜开,今次入宫偶遇皇后,方才弄了一肚子气,只是目的总算是基本达成了。
“多谢陛下,妾身这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