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战前的平静---歪打正着(2 / 3)

明梦 一壶清茶淡香雅 3304 字 2022-03-09

绸,茶叶,瓷器上。

茶叶朱舜是没办法,主要是朱舜控制的地方不产茶,要不然茶叶商人恐怕也逃脱不了朱舜的打击,不过也快了,四川的秦良玉这几年得到朱舜的支持后,白杆兵已经整训完成,就等朝廷的新官员到位,那么茶叶这一行业朱舜就会插手进去,因为四川产茶,对了现在还没有信阳毛尖,等河南被朱舜拿下后,那里也是一个产茶区。

丝绸上就不多说了,前文已经说过了,纺织业随着新式纺织机和蒸汽机出现,现在北方的丝绸产量完虐南方,不过这个不太靠谱,主要是丝绸所需的原材料在南方商人的手里,这几年丝绸行业朱舜没有逼迫太狠,主要就是原材料不在他的掌控中。

棉花这玩意出现在华夏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就和辣椒一样,棉花在古代是一种观赏性植物,直到南宋时期人们才开始用棉花织布,而大发展时期是在元朝,朱舜穿越过来时华夏的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种植面积也不小,最出名的就是松江布,当时的民谚:收不尽的魏塘纱,买不尽的松江布。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松江布有多出名,这个朱舜还真没办法,虽然他使用了蒸汽机和新型的纺织机械,但是在质量上还是松江布独占鳌头,没办法朱舜只能打低端市场的注意,这两年棉布的低端市场已经被天津的织布行业垄断,同时也有向高端市场迈进的迹象,特别是随着化学行业的发展,染色技术的提升,使得现在天津产的布更加受欢迎,不过这玩意怎么说呢,因为丝绸和布匹在南方大多数是以家庭作坊样式生产的,朱舜这一招不仅打击了那些布商也打击了织农。

同时天津新兴的制衣行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大规模建立的,在朱舜知道自己的行为让许多织农破产以后,就专门派人去江南和那些织农签订协议,每年他们织的布,天津会高价收购。

高价收购上来的布和丝绸,朱舜把它们制成高端的衣服,价格翻了几番,自己赚了钱的同时,也让那些织农不至于破产。

这一下几乎把那些丝绸商人和布商也得罪死了。

想想朱舜得罪了江南八成的商人,他们就不会报复?

答案是肯定的,建文帝的后人就是他们请回来对付朱舜的。

和海商有联系或者说有些江南的商人就是大海商,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建文帝的后人。

这一次跟着他们来大明的只有建文帝直系后代中的三个

,老二是最有野心的,反而老大和老三在看到天津的情形后就对朱舜和天启皇帝起了好感。

“呵呵,这就不用你提醒了,你个小丫头心眼这么多,在信王那里很受宠吧?”

老二面色阴沉的看着王小凤,一脸的冷笑。

“那是,我就是王爷最宠爱的那个,王爷每天晚上都在我那里过夜,不像徐姐姐他们,王爷几乎都不去她们那里。”

王小凤根本不理会老二的冷笑,一脸得意。

“哦,这么说来只要控制你信王小儿就会乖乖就范?”

老二看见王小凤一脸得意的样子,心里一动就顺着她的话说了下去,他也不想想,在劫匪窝里,敢说这样的话,那不是脑袋有病吗?王小凤可不是傻子,反而古灵精怪的,这葫芦里肯定没卖好药。

“哦,不是的,我说错话了,你只要控制徐姐姐,王爷一定会就范的,真的,徐姐姐是最受宠的那个。”

徐青莲在一旁听得直翻白眼,哪有这样的,这不是摆明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这小妮子古灵精怪的,要不是和她相处的时间太长了,弄不好还真会上当。

“哦~是吗?放心,你俩我都会控制住的。”

看到王小凤一脸慌张的表情,老二心里都要笑开了花,小姑娘就是小姑娘,这么好骗,他是不知道王小凤对付江南商人的办法,要不然现在他就不会得意,而是想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