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最近这这几年,朝廷为了咱们老百姓做了多少事情,他们竟然不满朝廷公布的考试结果?他们还有良心吗?”
“谁说不是呢,我家那小子是在一家酒楼工作,在考试那几天可是听见这些酸秀才说咱们老百姓就该挨饿,就该受穷,我呸,也不看看他们是啥玩意,没有咱们老百姓,他们早他娘的就该饿死了。呵呸,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就是,说他们是白眼狼还高看他们了,简直就是蛀虫,这些人就应该像去年的那些迂腐的读书人一样,拉到死囚营里干一辈子农活,让他们也体会一把咱老百姓的苦,呸。”
如果是在以前,这些老百姓还真不敢这样做,掌握着舆论权的读书人,总是高高在上的,百姓见到他们恨不得绕道走,哪像现在,不仅围观嘲讽他们,还敢向他们吐痰。
这就是掌握了舆论权的好处,这几年报纸在大明的北方普及开来,不仅仅是开启民智解读政策,还揭露了许多读书人的恶行,让百姓们看到了高高在上读书人那丑陋的面目。
“吕兄,事情时候有些不对?”
虽然听不清百姓们议论的话语,但是能看清那些百姓们的动作和表情,这让读书人逐渐变得愤怒起来。
“一群贱民罢了,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等这一次皇上听取我们的意见之后,到时候有的是办法收拾这些刁民。”
吕兄目光阴狠,看着那些向他们吐痰的百姓,露出不屑的表情。
“也不知道大人们有没有进宫把咱们的万言书递上去?”
另一个书生看着越聚越多的百姓,面露担忧之色。
“放心,我已经看到钱大人进宫了,这一次一定能把咱们的万言书递上去。”
提起此事吕兄一脸的自信,仿佛钱谦益肯定能把他们的万言书递交到皇帝手里,到时候看见他们的上书,皇帝肯定会听取他们的意见的。
他们的意见是什么,或者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取消那些学校,禁止朝廷实行普及性教育,因为他们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识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样天下才会平安无事,当然这少数人就是他们
第二取消报社,或者说把报社交给他们管,因为他们是读书人,可以替天下人说话,而报纸作为朝廷的与民间沟通的桥梁,交给他们最合适。
第三恢复旧制,遵循祖宗
法度,提高读书人的待遇,免除读书人的税务,并且朝廷还要供养他们。
第四从他们这些读书人当中挑选官员,委派到地方,因为某些人在这几年安排的官员让整个大明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最主要的是那些官员会威胁到现在的圣上。
第五就是老生常谈了,还是与民争利那一套,与当初那个迂腐老头劝朱舜一样的话语,朝廷不应该开办那些工厂,会动摇大明的根基,要把那些工厂交出去,交给谁,呵呵,他们没说,但是明里暗里就一个意思,他们管理那些工厂,会更好。
第六就是武人粗鄙,唐朝的安史之乱就在眼前,兵权必须交给文人管理,因为他们饱读诗书,能领兵打仗。
第七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把天下交给他们治理,这样会更好。
第八就有意思了,说朝中现在小人作祟,已经危害到了大明的根基,比阉党更甚,要皇帝把小人处理掉,把那些忠诚正直的大臣安排在重要的位置,这样大明才会恢复正常,才会出现盛世景象。
第九,释放死囚营的人,他们把五人墓碑记拿出来说事,映射朝廷残暴无道,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
洋洋洒洒一大堆,历数了朝廷中的种种弊端,并且警告皇帝,现在的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宋朝的旧事就会发生在现在的明朝,因为现在信王的权力太大了,已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