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毛文龙,朱舜有惋惜,有无奈,但是更多的是愤怒和不解。
“说说吧,那些贿赂是怎么回事?”
这些贿赂毛文龙认得很干脆,在大理寺宣判的时候,更是一句都没有辩解,这让朱舜对于这些贿赂有了其他的想法,特别是那些告发毛文龙的人身份也不简单,这就让朱舜更加的好奇了。
“唉,王爷,那些贿赂我是没想着收的。”
毛文龙叹息一声,喝了一杯酒之后,才继续开口说道。
“我的那些老部下现在生活得并不容易,我想帮他们一把,特别是那几个人……跟着我出生入死多年,但是就因为跟不上现在形势……我知道这样做并不好,会害了他们,还会害了跟着他们的士兵,但是我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老兄弟们就那样一辈子蹉跎过去……”
毛文龙说了许多,朱舜爷从他的话语当中明白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如果说华夏什么最难以让人理清和无奈的就是人情世故,不管你是位高权重的王爷,还是整天在土里刨食的农民,这人情世故谁也逃脱不开的。
毛文龙曾经的属下,也就是东江镇的人马,在投靠朱舜的时候,就把一些人遣散了,当初考虑到他们的功劳,朱舜也没能狠下心来,把毛文龙的那些还想留在军队的部下剔除军队,反而是根据他们的才能和功劳安排了相应的职位。同时考虑到他们天然的亲近毛文龙,就把他们打散安置了。
有一部分就安排在了山东,但是没想到现在出事的就是在山东这一部分人身上。
“是我的错,当初应该把他们安排的远一些。”
朱舜端起酒杯对着毛文龙示意一下,这件事他确实是担有一定的责任,当初如果他的心一软,也就为现在的毛文龙挖了一个坑。
两人说了良久,朱舜才离开。
出了死囚营,朱舜看着里面准备出发去干活的人群,默默无语。
“人情的牵绊,才是最难的。”
这一刻朱舜想了许多,想起了后世的一些事情。
大浪淘沙,他淘汰的不仅仅是那些掌权者,还要淘汰一些看不清眼前形势的人。
在后世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很广,那就是:就是一头猪站在风口上也能上天。
但是现在在朱舜看来,有时候不是任何一头猪都能站在风口上,他需要超前的眼光和坚守本心的意志力。
现在这个时期对于军队来说很残酷,因为战争多,但是也是最好的时期,也是因为战
争多。
残酷是因为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对那些年轻的军人来说真的很残酷。
最好的是因为,有战争就有军功,升迁来说最容易最快速。
但是有些人就看不到这一点。
山东的军队只有在朱舜大规模进军的时候才打过仗,这几年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朱舜的计划,没有战事发生,就让许多人看不清眼前的形势了,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山东的睚眦军团暂时交给曹文诏管理,让他们做好战争准备。”
朱舜回过头对着秦汉吩咐了一句,就向着远处走去,他还要去看一个人。
有时候朱舜不得不感叹,还是是造化弄人,时势造英雄这句话还真没错说。
“王爷……”
声音里满是幽怨和哽咽,还很尖细这让朱舜浑身不自在,但是……
“你呀都是天津的一把手了,怎么还做出小女儿的姿态,老爷我好好地千万别哭,再哭我转身就走。”
朱舜脸上满是笑意,但是眼睛却向上翻着。
“别,王爷能来,我这是激动地。”
那个人飞快的抹一把眼泪,一脸欣喜地搀扶着朱舜。
“滚一边去,老子还年轻,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