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简直不敢想象。”
村里的人对于以前的事情可是记忆深刻,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老百姓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那是,要不是信王爷有神仙手段,哪能有现在好日子,对了,叔,你家今天啥饭?”
“鳖犊子玩意儿,现在知道叫老子叔了?”
那人听见这个声音骂骂咧咧的说道,顿时一片哄笑声又传了出来。
“爹,爹,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不理会表亲的话语,只见一个汉子扛着一袋玉米向着外面走去。
“当家的,赶紧歇歇,先喝口水,我加了糖的。”
一名妇人看见汉子,就赶紧说道,同时也把一碗糖水端到了汉子面前。
“这真是糖水?”
看见清亮清亮的水,汉子的眉头皱了一下,他有些怀疑,自家婆娘在说假话,哪有糖水没有一点颜色。
明朝因为黄泥水淋糖法而制造出了白糖,已经成为此时大明外贸的支柱产业,但是白糖的价格在大明内部降低,反而更加的高涨,普通的百姓并不能吃到白糖,大多数是饴糖为主,红糖在前两年的大明也算是奢侈品。
但是今年已经不同了,在去年控制住东番岛之后,朱舜就让人大量种植甘蔗,同时研究出了更加先进的制糖工艺,在今年白糖产量大大增加,同时不缺钱的朱舜也没想着大量外贸白糖,反而是先紧着大明百姓。
“这真是糖水,今天和孩子们去镇上,看见惠民商铺里有白糖出售,价格很便宜,就买了几斤。”
汉子听见自家婆娘的话,眉头微微一皱,在他想来价格很便宜那是假话,肯定是孩子们嘴馋了,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现在他家也不缺这些钱,毕竟现在自己家有那么多粮食,再加上今年的玉米看样子收成也不错,不气在那些钱。
“当家的,我说的是真的,白糖也就是几毛钱一斤,比麦子略贵。”
“真的?”
汉子有些疑惑,这也不怪他,主要是他没见过甘蔗,这个朱舜也没见过,更加不知道甘蔗的亩产量会有那么高,去年种的太多了,造成今年的白糖有些过量了,这让朱舜哭笑不得,所以白糖一下子就成了白菜价。
“真的,惠民商行可是信王妃的产业,价格低的没话说。”
“那你卖了多少?”
“五斤,不到一元钱。”
“傻婆娘,你咋不多买一些,要是以后糖价上涨,就费许多钱。”
小农思想很重的汉子怒其
不争的说道。
“这个你就放心吧,惠民商行的伙计可说了,白糖无限量供应,价格不会太高,保证能让百姓们吃得起白糖。”
“好,真是太好了,赶紧的给王爷、王妃磕几个头,等回到家了,咱再给信王他老人家上几炷香,老天爷保佑信王长命百岁,好让咱们的幸福日子能够继续过下去。”
汉子说着就跪在地头向着北方磕几个响头。
田间地头的家长里短,让人感受到百姓们的淳朴,更加能感受到百姓们那甜如蜜的生活,但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一件大事在等着他们。
秋收的时间很短,因为接下来就要种麦子了,不抓紧时间的话,就会错过一季的收成。
眼看着树叶已经掉光了,寒风已经开始吹起,百姓们也开始进入难得的休息时间,当然闲不下来的百姓会进城打工赚些钱补贴家用。
“黑蛋,黑蛋,赶紧的里正找你。”
百姓们还是习惯把村长喊作里正,这是习惯问题。
听见外面人喊话,黑蛋放下包袱,他正准备去县城打工。
“什么事情老叔?赶紧进屋歇歇。”
黑蛋看到来人气喘吁吁,先是问了一句,接着就邀请来人进屋。
“不进去了,赶紧跟我走,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