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所有的电影都开始交由萤火虫发行,而且票房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有陈景行的电影打响的名气,渐渐的国内很多公司也都把电影交给萤火虫在北美发行。
就连亚洲一些国家的片商也开始把电影交由萤火虫发行,虽说大部分票房不高,多是几十万美金甚至更少的,上百万都算顶尖的,但架不住量大,去年除去梦工厂的电影,萤火虫发行的其他国产电影和亚洲电影票房也超过了2500万美元。
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有开拓的潜力。
事实上在北美这个种族大熔炉,外语电影的基本盘都是各个族裔,比如拉丁语电影的整体票房就比亚洲电影大,主要是拉丁裔人数比较多。
而且西欧几国,以及南欧拉丁美洲等国的电影在北美实际上都各自有比较固定的合作发行商,通常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电影在北美是养不起一个有较强发行能力的发行公司的。
亚洲这边复杂一些,东瀛动漫ip比较强,在北美基本盘大一些,所以有funiation动漫这样专门发行东瀛动画电影的发行公司。
宝来坞也有比较固定的reliaures这样的发行公司,而且三哥族裔基本盘不小。
其他国家在美国没有固定的发行合作伙伴,也没有稳定的输出北美市场的能力,在北美的族裔基本盘也不大。
这样导致的问题也就是比较容易被坑,毕竟好来坞的大厂看不上你的电影,没兴趣和你合作,中小发行商信誉不靠谱,坑你一把你也拿他没办法,顶多骂一声骗子出出气。
而现在萤火虫通过陈景行的电影和与环球的合作搭建起了还算不错的发行能力,萤火虫又是梦工厂的控股子公司,梦工厂要是坑人那就坏了名声了,毕竟梦工厂的基本盘就在华国,就在东亚。
所以尽管在国内大家是竞争对手,但不影响其他公司都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家电影交给萤火虫在北美发行。
萤火虫将来如果能成为东亚南亚地区电影产业在北美市场的主要合作发行伙伴的话,前途就相当光明了,绝对能成为梦工厂除了墨以外的又一大优质资产,毕竟成熟的渠道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起来的。
而萤火虫的壮大对华国电影产业也是一种双赢。
自从功夫热退潮,星爷和程龙大哥号召力减弱,华国电影在北美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沦落到了在北美上映只有一二十家湾区的华人影院买账的地步。
而萤火虫的壮大让其哪怕甩开环球独自发行,也能拉出三位数的影院开画。
比如还在上映的《红海行动》,目前就在东西海岸的超过四百家影院上映,虽然没有什么扩馆的潜力了,但最终票房也有望达到六七百万美元。
去年的《狼牙2》也拿到了469万美元的成绩。
美国人固然看多了此类军事动作片题材,自家的军事题材电影票房也越来越差,但如果有强大的发行能力,像《红海行动》这样的电影也不会只有几十万美元的票房。
而相比《红海》是萤火虫独自负责发行,那么《功夫熊猫》的场面就要大得多了。
与对军事题材的电影反应冷澹不同,高水准的3d动画电影,尤其是集合了熊猫和功夫这两种元素的动画电影在欧美市场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环球在看过成片后就决定大规模上映,梦工厂和环球虽然是合作伙伴,但也不是梦工厂的所有电影环球都会参与发行甚至下大力气推的。
除了陈景行的科幻大片外,其他电影都要环球制片人看过后认为有市场潜力才会下血本进行大规模上映。
某种意义上也有赌的成分,上一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只拿到了700万美元的票房,梦工厂在动画方面的品牌形象还是比较薄弱的,北美民众对梦工厂的印象一直是科幻专业户。
所以《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