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噱头而言,开头就是“我在火星上,刚刚看到地球炸了,我现在很方”的高能。
电影版《死在火星上》的背景设在2050年,全球航天大国都已经联合技术资金成功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建立起了科考站昆仑站。
某一拨任务结束,大部队返航,身为机械工程师的男主因为一个收尾工作成为了昆仑站最后一名留守人员。
正在他快要返回地球之际,地球没了,凭空消失了,包括月球也都消失了。
陪伴他的只有昆仑站的一个语言幽默的智能机器人。
不过因为本来预定还有下一拨探索火星的队员到来,所以昆仑站食物还算充足,十几年内不愁食品。
而就在男主以为自己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类万念俱灰甚至要自杀之际,他发现了火星轨道上的火星空间站还留下了一位姑娘,这让他有了继续生存的勇气。
只是火星空间站的物资不多,只够这位姑娘坚持五天。
由此整部电影的主要内容便围绕着男主如何把昆仑站上的物资,尤其是食品分出一半送上空间站。
整个过程无论是硬核程度还是脑洞都相当优秀,比《火星》、《地心》要更加复杂,惊险刺激的程度也更高。
除了故事的底层是悲剧这一点在商业上比较吃亏,其他部分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