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混沌年代(2 / 3)

部、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勒察三部,势力大涨,万历二十九年,组建八旗军队,成为辽东大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聥

而万历皇帝继续昏昏沉沉,对辽东发生的剧变充耳不闻。

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之前,辽镇形势大致如下:

“一队官军二十五人,多者不过十四五,少者仅得五七人而已”

“城堡处处空虚,每一大城中,旧有数千百家者,今寥落百十家而已,一大堡之中,旧有百五六十家者,今荒凉七八舍而已”。(注释1)

这样的兵力,别说镇守宽甸六堡,能镇住场子,守住辽阳沈阳,铁岭开原,已经算是奇迹了。

在这种情形下,弃守宽甸六堡,集中主要兵力守卫重点城镇,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言官御史们就不会这样看了。聥

平心而论,无论是宽甸六堡,还是宁远锦州,驻守的成本,都是明廷无法承受的(宁锦防线虽然扛住了野猪皮,然而却在明帝国东北角开了个口子,辽饷不断加征,不断给帝国放血,直至李自成攻破北京)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作为当局者的李成梁和高第,才选择了放弃。

当然,后世人们在讨论这段历史时,喜欢简单用历史人物的平行优劣来说明一切。

好像不计成本的坚守就代表忠义勇武,而放弃则是怯懦无耻。

毕竟,这样的解释,更容易煽动人们的情绪·········

齐孟不准备和后金死磕到底。

他没有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他不是刘招孙,也没什么主角光环——如果说有的话,大概只有主角光环的百万分之一,据说东部世界的玩家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百万人,一度造成服务器崩溃。聥

所以宽甸六堡也好,宁远锦州也罢,都不值得他去死守。

死守的结果只有死,不是所有人,都是圆嘟嘟那样的天降猛男。

~~~~~

离开萨尔浒战场前,齐孟没忘收下“依柳将军”金应河:

史书记载:

贼以铁骑蹙之,左营兵遂败,死亡殆尽。应河独倚大树,以三大弓迭射,应弦穿札,死者甚众。贼不敢逼,乃从后剌之,铁抢(枪)洞胸,犹执弓不释,虏人亦皆叹惜,相谓曰:“若有如此数人,实难抵当。”称之曰:“依柳将军。”(注释2)

金应河在主帅姜弘立暗通后金、出卖明军的情况下依然决意死战到底,背靠柳树射击后金军,后金兵绕到树后将他刺穿,他依然抓着弓不放,被满洲人称为“依柳将军”。聥

当然,收下这员猛将,齐操守也是经过了一番“友好协商”的。

“金将军,如今姜弘立已伏诛,大军不可一日无帅,你可统率大军,助本官平定刘贼,都督的位置就由你来坐了!”

裴大虎沈炼等人手按刀鞘,虎视眈眈。

金应河神色不变,淡淡道:

“金某不才,只能率一偏师,都统帅是做不得的!况且姜元帅以死,我身为副将,难逃干系,齐将军不必强求····”

齐孟杀心顿起:“既然金将军愿意追随姜弘立,本官便成全·····”

说罢便要挥手。聥

“不过,”依柳将军觉察到危险,连忙改口:“刘綎那厮当年在朝鲜时,鱼肉我国百姓,强抢民女,欺行霸市,草菅人命,偷吃泡菜,无恶不为·····今日背叛大明,人神共愤!我虽为朝鲜将领,也当为天朝杀贼!齐将军,但请差遣!”

齐孟抚掌大笑。

他按住家丁兵刃,上前搂住金应河肩膀:

“当年援朝大军在平壤时,便听闻将军大名,军中都说你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有朝鲜兵襄助,刘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