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年轻好学人(3 / 4)

风流大宋 林二虎 5312 字 2天前

的金融专家们,实际上已经摸索出一套“以金银铤为储备金标准”的纸币发行方式。甚至他们还通过严谨的试验与精细管控,摸索出钱引发行数额与金银铤储备之间的安全比例系数,以确保钱引不会滥发而引起贬值的大问题!

秦刚明白,很多事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而且对货币相关的金融手段,他虽然拥有超越当下的见识与常识,但在实际运用中,未必会比谈建他们高明多少。所以,他还是放手让谈建自行负责,在那时希望他做好各种准备,等待着条件成熟后,可以将钱引推广到辽国去,从而可以发动起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货币战争”!

回到南京道的官员这边,三司使马人望对大辽国忠心耿耿,本着自己“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忧国忧民地谋划着未来。

在迎接新任留守耶律淳及统军使徐三两人的宴席上,马人望最终还是忍不住站出来,提及眼下南京道所面临的经济窘况,更提出了他的各种担心与忧虑,恳请耶律淳给予上任指示。

“此事不难,咱们徐统军不仅统领全道兵马军情,同时还是陛下新赐的集贤殿大学士,如此文武全才,必能为马司使想出纾忧解困的良策!”耶律淳呵呵笑着,将这事甩给了秦刚。

“王爷说笑了!徐某就只是个武夫罢了。只是学了几句诗词,那次只是去诗会上凑个人数,几则试题之中也是讨了点巧,更是陛下额外的恩宠,才赏了个虚名,实在是愧不敢当!”秦刚不慌不忙地谦虚着再将话题推回,“而且马司使所提之事,都是民生政事,徐某哪里敢越权,还是得听王爷的运筹指挥才好!”

“哎呀,徐统军也许不知道,这南京道与其他地方不同,边境正与那宋国相望,各处的军寨榷场,亦商亦军防。”耶律淳却是早有应对的说辞,“别的不说,这里最大的榷场,便就是南京道统军司所管的天津寨,仅此一寨,生意数量就能超过其余好几个的榷场。所以,马司使的难处,还真的要麻烦辛苦徐统军多多关注啊!”

“哦?”秦刚故作惊讶地回道,“南京道还有此事?若是如此,徐某倒是有心要去那个什么天津寨好好看看,倘若那时在能为马司使帮得上忙的话,便是当仁不让的责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徐统军果然爽快!”耶律淳立即笑道,“马司使在道内熟悉情况,不如就好好地陪着徐统军一同走一趟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刚也就清楚了耶律淳目前是没有什么太多底牌的。

而且他要是没猜错的话,三司使作为留守府的直属高级官员,马人望一定在此之前就拜会过耶律淳,而且以他眼下的认知,极大概率只会盯到了天津寨贸易的商税,期望能够得到耶律淳的插手。

耶律淳则滑头,既不拒绝,但没答应要直接干涉,而只是提议让他们两人一同走一趟。这样的话,他便算是帮了马人望的忙,但最终能达成什么结果,则需要其自己去谈。

秦刚同意带马人望一起去天津寨,是因为经过他与李清照的一夜长谈,对于接下来在南京道的行事方略,已经有了大致谋定。

次日,双方约定一同在析津府东门集合出发。

提前到达的马人望,向秦刚介绍了一位随他同行的年轻人:“见过徐集贤,这是下官的侄子,单名一个植,表字良嗣,一直非常仰慕大学士,想着借这次机会,能够为大学士牵马引蹬。”

而那个年轻士子赶紧上前施礼道:“学生马植,见过徐集贤。”

“马植!”秦刚心里又是一动,再联想到马人望本就出身于本地马家大族,便立刻明白了眼前之人是谁,不过他依旧还是淡淡地点点头道,“既是马司使的侄子,一起跟着见见世面也是不错的。”

马植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