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朱厚照的消息(1 / 2)

回大明摄政 荒曦 1850 字 3天前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简单明白的将真理给陈述了出来。

目前所实施的新政,修路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甚至因为水泥路的推出,很多地方早早就有乡绅开始了对家乡的投资。

但对于铁路这一当代神器,目前大明铺设开的也不过是几条主要线路,连接了东西南北而已。

至于其它小线路,目前确实是少之甚少。

没办法,铁路这玩意费钱的很,尤其是炼钢行业还远没有后世工业克苏鲁的恐怖产量。

物以稀为贵,那铺在地上的根本就不是钢铁,而是实打实的银子啊。

要不是镇国府家大业大,早期京城-西山航线都不见得能舍得投入。

所以早在当初铁路交通初版已经能稳定下来后,朱厚炜同朱厚照说过,日后有拉天下有钱人入伙的打算。

当然,这不能由他们官方主动来替。

先开口求人的注定要在办事中低人一等。

即便是大明官方。

毕竟在被打包送走挖出他们深厚的底蕴之前,谁知道他们的水到底有多深?

而铁路又是国之重器,是绝不允许落到私人、或某一个单一势力手中的。

若是踩了这个坑,后续很有可能就会步丑国的后尘。

短短一条线,火车在上面能开出过山车的感觉。、

对于国家基建,简直是毁灭性的灾难。

那时朱厚炜也不着急,对于乡土情结很重且眼光绝对不会差的汉人而言,这玩意乡绅们绝对会思索能不能弄一条到自己的家乡。

不管是为了县志留名还是它能带来的既得利益都足够让他们为之心动。

但朱厚炜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一直过了这么多年都没怎么主动,他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在什么地方给人留下了错误的引导,这才导致了这般现状。

好在,镇国府执天下商会牛耳,在目前就算没有世家、乡绅们参与,也不用扯着裤腰带过日子。

当然,他们乐意加入自然是最好的,能给铺设轨道多拉一笔资金,总比全自己出钱要好。

但是,也不能答应的太干脆,他都等了这么久,也不急这么一下。

朱厚炜按耐下下种的情绪拿起申请看了看。

“想要给家乡修铁路是吧?”

“是,为故乡做一份贡献,这是历来大家都默认的事。”

谢迁点点头。

甭管是为了赚点名声还是什么,修桥修路这些事乡绅确实没在自己家乡少干。

“铁路是民生工程,若是仕林想参与进来也可以,先打报告,等铁道部进行勘探预设......”

朱厚炜说着,还让钱安拿了个小册子,那是镇国府近些年下面商会申请时的小指南。

“铁路铺设好,朝中与镇国府要占大头份额,一切规矩也要按铁道部的规矩办。”

“能接受,就去申请。”

刘建、李东阳没什么意见点了点头,谢迁眉头微皱,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种神器,朱厚炜不放手才是真长的。

就像是镇国府下的各大商会在各自的老家拉起铁路他们所打探的消息一般,都是镇国府与商会合营,且镇国府、朝廷要占大头。

虽然这对于乡绅、世家而言总觉得亏得慌,但还能接受。

至少规则透明且完善能让他们加入进去。

前期或许要亏不少,但名儿总是能赚到的。

世家们出海,家中土地收归充公,后又被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分给了百姓们耕种。

一下子大明有地种的百姓多出无数,大家感恩戴德的时候世家们的名声却也被一些旁言流语给泼了把脏水。

虽然走出去了,但祖宗的地还在,祖坟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