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举棋不定(3 / 4)

儿苏小妹绑架至板胡镇的东海边鱼塘施以威逼利诱为什么姚欣怡跟苏晓刚不选择报警处理呢?那我告诉你,你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巫小青是被二刀巴子等人绑架,但苏小妹是为了跟踪才暴露自己。

至于苏晓刚跟姚欣怡,她们俩为了寻找到苏小妹跟巫小青而跟二刀巴子等人发生冲突。冲突双方各有损伤,且皆为软组织损伤,并没有能构成故意伤害的情节。对巫小青、苏小妹、姚欣怡、苏晓刚他们四个人而言没多大关系。

反之,二刀巴子的十多个人被苏晓刚反手一掌豁出去几米远,一个个口吐鲜血,摊地不起。大约过去十多分钟,才缓过神来。要说有伤,他们十多个至少有一半是内伤。报警处理,肯定属于互殴,你说到时候是谁损失更大,更多。

因而,姚欣怡对苏晓刚选择不报警表示不反对,但也不予以提倡。

包括巫小青在内,对苏晓刚的选择没有异议。这人呐,做事不能太趋于完美,留有瑕疵不代表预示着后患无穷。有些事你认为的不一定就是准确无误,别人看似错了的东西,待日后观察不一定不会向好的方面转移。好坏对错,皆有可能互相转换。

活人不会一成不变,一念之间终身后悔的人比比皆是。二刀巴子这样的人虽然不算是好人,比起坏人,他们只能算是坏人中好人。靠给别人帮忙来换取信任和赚钱,是二刀巴子这样群体的生存之道。还是那句话,尽管有市场,最好还是别提倡为妙。

在东海市,是以人情世故作为执法基础。东海市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法律,在执掌大权人的手里那叫个为己所用。在底层里手里,那叫个为你量身定做。东海市的每一项法律条文,被人们形象的形容为牛皮筋法律。

所谓的牛皮筋法律,即是理解为有伸缩功能。对执法者来说,法律有张有弛。对普通人来说,法律就是一套戴在孙猴子脑袋上的紧箍咒。懂法的人跟不懂法的人玩法律游戏,你说你作为普通人能玩得过专业人士吗?

姚欣怡被苏小三跟谢昊明等人灌输得足够多,因而,她也想参与对苏晓刚被打的这件事做个了断。

要不然,她感觉苏晓刚真的就这么走了,自己一个人独处心里空荡荡的,失落感布满整个海景房。

即便有苏小妹跟谢晓梅的陪伴,远不够替补她内心里对异性的那份渴望。回想起跟苏晓刚在一起的日子,她感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那苏晓刚跟郑海鹏相比较,真的没郑海鹏优秀那倒不番至于。

只是郑海鹏的商业才能是苏晓刚所不及。

起码姚欣怡现在是这么认为。她特别好奇郑海鹏搭上高盛集团公司这条大船,那可不是一般性的大船,而是一条矩形商业航母,遨游七大洲四大洋无人能敌的商业巨无霸,不得不承认郑海鹏的先见之明,独到之处。

姚氏企业,也曾想搭上高盛集团公司这条商业巨无霸的航母。

可惜,人家高盛集团公司不给你这个机会。如果择优录取的话,按理说在五百强前十的被誉为钻石大王称号的姚氏企业,比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优先几百倍。

她不理解高盛集团公司为什么宁愿选择一个三流四流的郑氏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而对名列五百强前十的姚氏企业拒之门外,这里面到底蕴藏着高盛集团公司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姚欣怡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真的是他们家姚氏企业在诸多方面不及郑氏企业?

姚欣怡不得不反思自己,同时,对郑海鹏名下的郑氏企业予以很高的评价。

与其说姚欣怡现在对郑氏企业有了改观即正确的认知,倒不如说她是因为见到郑海鹏比苏晓刚的优秀更多点,内心里那种天秤逐渐开始向郑海鹏倾斜。

真的是郑海鹏比苏晓刚优秀吗?还是姚欣怡的认知以及三观发生质的变化,估计苏晓刚是不知道,郑海鹏也不知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