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玉一人快马加鞭,马蹄声在寂静的黄昏中回响,尘土飞扬中,她归心似箭,只为在天黑前赶回梓镇家中。
她心中挂念着久别的亲人,一路奔波,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丝毫未减急切之情。
在天色渐暗时分,她勒马停驻在宅前,杨府大门竟焕然一新,红灯笼高挂,比往日多了几分喜庆与威严。
抬头细看,那原本朴素的“杨府”匾额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金光闪闪、笔力遒劲的“将军府”三字,气派非凡,映着暮色余晖,显得格外醒目。
杨润玉抬手轻敲厚重的门环,清脆声响在寂静中回荡。
门房杨叔闻声开门,一见是她,顿时瞪大双眼,脱口而出:
“大小姐回来了!大小姐回来了!”
声音激动得几乎颤抖。
杨润玉忙上前一步,轻声制止:“杨叔!莫要如此喧哗。”
这杨叔同府中所有仆人一般,皆随主家姓杨,或是本姓如此,或是入府后改姓,以示忠诚。
爹娘和弟弟杨润璞在屋内闻讯,起初难以置信,继而喜不自胜,纷纷奔出。
父母脚步匆忙,娘亲连声呼唤:
“哎呀,哎呀!我的润玉啊!”
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弟弟杨润璞更是如离弦之箭,飞奔而来,一把抱住姐姐,笑声清脆。
杨润玉细细打量,不禁感慨:“哦啊,竟长得比姐高了。”
她轻拥这高她半头的少年,只见他面容秀气,宛如女子,与她眉眼相似。
忆起离家时,弟弟尚矮小稚嫩,如今已挺拔如松,时光流转,令人唏嘘。
娘亲眼中含泪,嗔怪道:
“我的润玉啊,你已是堂堂将军,怎还这般偷偷跑回?”
杨润玉紧紧回抱娘亲,柔声道:
“娘,女儿哪里是偷偷?只是心急想早些见你们。”
娘亲环顾四周,疑惑道:“那随从众人呢?”
杨润玉撒娇一笑:
“女儿急着回来,故先一步。大军尚在途中,明日便到!”
杨老板笑盈盈上前,温言道:
“快进屋吧,外头风凉。”
杨润玉亦拥抱爹爹,深知这商贾父亲虽重世俗利益,但亲情深厚,从未改变。
杨老板打趣道:“大姑娘了,还拥抱爹爹!且是御封的四品将军呢,爹爹都要拜你了!”
此话非虚,在梓镇地界,四品忠武将军之尊,仅次于知府大人,寻常百姓见之,依礼当行跪拜大礼。
杨老板心中自豪,面上笑意更浓。
步入将军府正殿,灯火辉煌,仆从穿梭忙碌,为迎接大小姐归家备置佳肴美酒。
娘亲引杨润玉至一处,轻拭一块烫金匾额,喜道:
“润玉,娘亲也沾了你的光,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了。”
杨润玉定睛一看,只见“诰命夫人”四字熠熠生辉,心中诧异:
“这是怎么回事?”
杨老板接口笑道:
“圣上为表彰你娘亲生养如此英才,特赐此封!从此咱家再无人敢小觑,连知府大人也需礼敬三分。”
原来九州国素有“士农工商”之序,商人地位卑微,常受轻视,如今妻获封号,家门荣耀,扬眉吐气。
弟弟杨润璞雀跃道:“姐!光宗耀祖之事,竟让你抢先了!”
杨润玉关切询问:“弟弟,你是读书求功名,还是随爹爹经商?”
杨润璞略一沉吟,答道:
“我想考功名!姐夫是大元帅兼王爷,将来我若高中,必能得他提携,仕途顺畅。”
杨润玉正色告诫:“千万要做清官,莫负此心!”
随即,她向家人娓娓道来蓟州反贪之事,强调道:
“切莫连累